本屆峰會的主題是“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 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 以新發展創造新輝煌”。
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福州共簽約95個項目,總投資約838億元,截至8月底,已實現落地項目57個,落地率達60%,其中鼓樓區、晉安區、馬尾區、連江縣落地率達到100%。[詳細]
我省數據紅利加速釋放,今年1月正式上線的福建省政務數據統一開放平臺,上半年累計訪問量達135萬余次,數據集下載8921次。[詳細]
記者從省人社廳獲悉,我省積極探索“互聯網+人社服務”工作模式,上線福建省退休管理信息系統(人臉識別認證系統),打通人社服務“最后一公里”,實現退休人員依托手機App、社保門戶網站等,足不出戶“刷臉”認證。[詳細]
福建省將電子政務作為“數字福建”建設的引領工程,著力打造政務綜合信息服務體系、政務信息化應用體系、政務信息資源共享體系,讓公共服務走向集約化、高效率。[詳細]
在政務信息系統整合、電子證照應用、公共信息資源開放等信息化建設領域先行先試,為“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”貢獻了福建路徑和福建方案。[詳細]
記者從省工信廳獲悉,近年來,我省不斷加強數字經濟產業發展,產業支撐成效顯著。[詳細]
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剛剛閉幕,5月15日,省政協今年首場專題協商即聚焦“我省數字經濟協同發展機制構建”。[詳細]
7日,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召開專題發布會,介紹數字福州暨“e福州”建設情況。2018年,福州市數字經濟規模增速超20%,數字經濟發展指數全省第一。[詳細]
數字信息產業,已成為南平七大綠色產業發展的后發動力。[詳細]
1日,位于福州市晉安區新店鎮埔垱村的中國—以色列示范農場內,“大疆M600”無人機完成試飛。[詳細]
數字化,為福建的騰飛插上“翅膀”,改變著群眾的生產生活方式。[詳細]
信息技術日新月異,互聯網普及率持續攀升,電子政務普惠高效,智能化生活“飛入尋常百姓家”……近年來,數字中國建設助力我國各行各業發展,呈現“處處相連、物物互通、事事網辦、業業創新”的良好態勢。[詳細]
“丁零零……”,4月25日,上課鈴一響,南平市建陽區第一中學高三(2)班的生物老師黃勇首先點開掛在班級門口的“智慧班牌”,查看這節課的考勤情況。去年6月,建陽智慧教育云平臺上線后,這樣的教學場景頻繁出現在建陽一中的課堂。[詳細]